2014-12-17 10:22:09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求证”栏目曾整理出一度充斥许多门户网站的谣言名单;今年云南鲁甸地震、四川甘孜地震后,灾情谣言数量明显下降,传播范围也在减小(见本栏目2014年8月14日《灾区的谣言为什么少了》)。
12月初,“求证”栏目联合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向广大网友发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4.27%的网友感觉今年的谣言变多了。
今年,谣言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谣言变化
影响面大和社会危害严重的谣言减少
老谣重炒、生活健康类谣言成首害
12月12日,国家网信办发言人、网络新闻传播局局长姜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经过前些年特别是去年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今年,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的谣言总体比过去少得多,但相对社会危害较小、对人们造成一些困扰的谣言还存在。例如,有网文称穿秋裤不利国人体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穿秋裤。
这也是不少业内人士的共同观察。“事件性的、突然发作的谣言,比往年有所减少。”果壳网主编徐来说。根据果壳网监测,今年的谣言主要是生活、健康方面的谣言,而且大都是反复出现的老谣言。
健康、生活安全类谣言成为首害,也是网友们在调查中表达的直观感受。专家的研究对此有所印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介绍,他们学院与微信等合作,对2014年11月3日至20日期间被微信用户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最多的255篇公众号文章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65%的文章都围绕着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养生这三大主题,其中最多的是人身安全(51%),其次是食品安全(38%),第三是疾病相关类(16%)。
“求证”栏目观察,如“致癌”“辐射”“传染病”等与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也仍是谣言重灾区。例如,2014年11月,又一轮“猪肉生虫”的老谣言沉渣泛起,并从网上延伸到网下,让贵州、广西等地的偏远农村地区群众生活受到影响。
自觉防谣
网友辟谣积极,网络自净机制初显
谣言总结帖大增,专业人士发声踊跃
辟谣,网友也是重要一环。
“这些假新闻,还要骗你多久?”“十大不可信的谣言!”……今年以来,各种谣言总结帖大增,不少是网友自发整理发布的,形式活泼,方便“速读”,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其中部分“以传谣形式辟谣”,利弊存在些许争议,但这些信息的增多,反映出网友对谣言的警惕性提高、对辟谣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一点也可以从“知乎”等网站、客户端的大受欢迎中窥见一斑。
微信团队介绍,微信每天会收集到关于谣言的投诉达1万—2万单,这些谣言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有专人负责处理。今年来,在各个网站、平台,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网友更为活跃,承担了不少辟谣与科普工作。其中也包括学生群体。例如今年4月,清华化工系学生捍卫百度百科“PX词条‘低毒’描述”事件,打响一场特别的“科学保卫战”。
(编辑:admin)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