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10:35:56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赋值法的使用技巧
赋值法顾名思义就是赋予一个具体的值。我们为什么要赋值呢?其实就是有些量题目的条件中没有给,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却又非常的需要。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假设”,假设这个数是多少。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最早接触赋值法是在小学。在小学六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经常说出一句话:设总路程为单位“1”,或者在我们之前的不定方程中,出现一种特殊的系数一致求整体和时所用的赋零法,这都是赋值。所以,综上,赋值是什么,其实赋值法的定义就是:将某些未知量赋成具体数值参与运算,以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那我们已经学习过代入排除、数字特性、方程法,我们知道要使用一种方法,会有很明显的特征。那什么样的题型会使用赋值法?其实总共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我们讲义中介绍的,那就是题目中存在三个量,并且三个量之间满足“A=B×C”的比例形式,如果只给定了其中一个量或者未给定任何一个量的时候,我们会采用赋值法来解题。还有一种情况,当题目未给出任何明确数值时,给的都是数据的比例关系时。考虑赋值法。这两种情况出现时,我们会使用赋值法。一会我们会用例题来说明。
那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赋值、什么时候用赋值,最后,在做题之前,我们还要知道如何赋值。这个值是随便给的吗?通常情况下不是,我们赋值是为了容易理解且计算简单。若要达到计算简单的目的,我们一般会遵循两个原则:1.赋值公倍数,2.按照比例赋值。那接下来我们就将刚才的知识点用真题的形式再一次仔细地讲解一下。
一、满足“A=B×C”的比例形式
【例1】现需要购买两种调料加工成一种新调料,两种调料的价格分别为20元/千克、30元/千克,如果购买这两种调料所花钱一样多,则每千克新调料的成本是:
A.23元 B.25元 C.24元 D.29元
题目中出现了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这三个量满足“A=B×C”的比例形式,且出现了一个量——单价,符合赋值法的使用特征。此时我们需要对未知的量进行赋值,也就是重量或是总价。但是题目中出现了“购买这两种调料所花钱一样多”,我们理解可以通过这一个共同值实现。所以我们会对总价赋值。又因为总价需要时20与30的倍数,那我们就赋值总价为20与30的公倍数60,得到一种调料是3千克,一种是5千克。所求列式(60x2)/(3+2)=24(元/千克),答案为C。
题型二:未给明确量
【例2】有两块同样重的铜铁锌合金,第一块合金中铜、铁、锌的比是1:3:5,第二块合金中铜、铁、锌的比是2:5:3。现将两块合金熔化后重新铸成一块,则这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
A.4:11 B.3:8 C.9:10 D.27:77
题目中未给出任何明确数值,给的都是比例关系,可以考虑赋值法。“有两块同样重的铜铁锌合金”,第一块合金的重量肯定是9的倍数,第二块合金的重量是10的倍数,赋值两块重量都是90,因此第一块铜的重量是10,锌是50,而第二块铜是18,锌是27,那么,铜和锌的比值为(10+18):(50+27)。答案为A。
祝大家早日成公!
(编辑:朝阳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